水稻直播之研究:桃園地區灌溉水深度與水質對水稻品種間發芽及幼苗生長勢之影響
- Plan Name
- Study on Direct Seeding in Rice:Effects of Depth and Quality of Irrigation Water of Taoyuan Area on Germination Ability and Seedling Vigor among Rice Cultures)
- 計畫編號
- 85-2-12
- 類別
- 灌溉營運管理類
- 摘要
- 本年度主要是再重新瞭解台灣水稻直播問題及找出其可能的解決方法。以本省栽培較多之?型水稻台農67號(TNG67)及具有半矮性基因之秈型水稻台中在來1號(TN l)為材料,將已於30℃下浸種3天之發芽幼苗(具1公釐左右之芽)置於5公分水(以實驗室製備之蒸餾水調配之)深的淹水狀態2天,發現兩種水稻的葉子及根部幾乎不生長,只有芽鞘能夠繼續生長,且較未淹水者之長度高約2-3倍,而台農67號的芽長較台中在來l號高。兩者在淹水下芽鞘鮮重和較未淹水者間沒有任何差異,但是其蛋白質含量減少而自由態胺基酸含量卻增加。該現象在台農67號較明顯,由此推測具有累積較高自由態胺基酸的品種,應具較高之芽鞘伸長能力。此自由態胺基酸累積之功能可能是被當為滲透壓調節的物質,造成細胞大量吸水,而細胞大量吸水係細胞伸長的先決條件之一。為瞭解近年台灣所育成之品種在淹水狀態下生長能力,本研究亦以台?系列的水稻品種進行相同試驗(5公分水深淹水狀態2天)。初步結果發現品種間有相當差異;台?l號及台?9號的地上部(淹水下即為芽鞘長度)高度僅能達25公分左右,台?6號及台?11號則只達4公分左右,其餘約可達5公分,可超過水面,其中最長者為台?7號。這些品種在未淹水下的芽鞘長度差異不大,而其地上部(未淹水者即為葉子部分)長度亦不明顯。若於10公分水深狀態下進行較高淹水深度(5天)對水稻生長之影響,可發現那些無法於5公分水深下伸長超過水面者,仍只能保持在3公分左右,而其餘亦無法有更長的伸長長度。因此,台?系列品種在淹水下,最高只能伸高至7公分左右(台?7號)。上述結果顯示,台灣近年所育成之品種並無法在水深10公分以上之淹水下,藉由芽鞘伸長長度之增加,以突出水面來獲得氧氣;因此,吾人轉而研究水稻在淹水下的耐性,以求另一種解決方式。本試驗以氯化2,4,5三苯基四咄(TTC)還原能力來測試這些淹水處理水稻細胞的代謝能力,並以轉移至未淹水狀態下生長7天後葉子與根部恢復生長的存活比率,觀察品種問耐淹水能力,結果台?1,5,6,8,9號,及台?11號品種水稻,其2,3,5三苯基化釷還原能力及存活率均無法達到給予通氣處理水稻存活率的50%,其餘受試品種則達80%以上的存活率,其中又以台?7號最好,可達100%的存活率。淹水下這些品種芽鞘的伸長能力與其自由態胺基酸累積能力成正比之關係。本試驗完成預期目標,並獲致下列結論(1)就目前桃園地區栽培種水稻而言,其直播之適合灌溉水深度應低於7公分為宜。(2)淹水下,目前台灣栽培之台?系列水稻品種中,以台?7號幼苗的耐淹水性最佳,是一發芽期較耐淹水水稻品種。(3)﹒由受試之台?系列水稻品種在桃園地區灌溉水中仍能正常發芽鞘 並繼續幼苗之生長的現象,我們推測桃園地區灌溉水水質應仍適合目前栽培的水稻品種之發芽及幼苗生長。
- 計畫主持人
- 陳勝利
- Project Director
- Sheng-Li Chen
- 關鍵字
- 水稻直播、灌溉水深、水質、水稻發芽及幼苗生長、台?系列
- 成果報告